《天才不能承受之重》電影由湯姆·戈米肯執導,湯姆·戈米肯編劇,尼古拉斯·凱奇,佩德羅·帕斯卡,蒂凡尼·哈迪斯,莎朗·豪根,帕科·萊昂,尼爾·帕特里克·哈里斯,莉莉·莫·辛,亞歷桑德拉·馬斯特羅納迪,雅各布·西皮奧,卡特琳·萬科娃,黛米·摩爾,安娜·麥克唐納,大衛·戈登·格林,伊克·巴里霍爾茲,盧克·麥昆,喬安娜·波賓,曼紐爾陶勒,里卡德·巴拉達,杰米·奧多尼斯,麗貝卡·芬奇,卡羅琳·博爾頓,比約恩·弗賴貝格,艾麗·簡,哈里·陶樂西,安德拉斯·科克斯馬斯主演的喜劇,動作,驚悚,犯罪,電影。
該片講述了: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Cage)有新片了,這次他要在電影里演自己?! ≡撈鹘蔷褪悄峁爬埂P奇本人,他瘋狂的渴望在昆汀·塔倫蒂諾的下部電影里得到一個角色,他經常會和自己腦海中一個90年代的自己對話,后者不斷吐槽他“老是接爛片”、“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電影明星”了?! ≈v述破產邊緣的凱奇為了100萬美元的酬勞去參加一個億萬富翁粉絲(佩德羅·帕斯卡飾)的生日派對,但這位富豪是一個危險的毒梟。當凱奇被一名CIA特工招募后,事情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為了拯救自己和親人,他被迫出演一個終生難忘的角色——尼古拉斯·凱奇,用他最具標志性和最受喜愛的銀幕角色來履行自己的傳奇人生?! 恫湃A不能承受之重》會有多個橋段向凱奇的代表作致敬,包括《離開拉斯維加斯》(LeavingLasVegas)、《變臉》(Face-Off)、《極速60秒》(Gonein60Seconds)等。影片風格酷似凱奇主演過的2002年電影《改編劇本》(Adaptation),后者是導演斯派克·瓊斯與編劇查理·考夫曼聯手的杰作。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別名:超重天才,超吉任務,喪盡癲才,天才無法承受之重,不能承受的天才之重。 又名: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該片于2022-03-12上映,制片國家/地區為美國。該片時長共107分鐘,語言對白英語,最新狀態天才不能承受之重。該片評分6.9分,評分人數1191人。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不知從何時,尼古拉斯凱奇被人冠以了“爛片王”的美稱。近些年,雖然凱奇每年還是固定奉獻兩三部爛片,但也偶有驚喜之作。
從18年褒貶不一的《曼蒂》
到19年演繹克蘇魯恐懼的《星之彩》
到去年我還是挺喜歡的《豬》
尼古拉斯在完成著演員生涯的某種蛻變,從《空中監獄》,《極速60秒》,《國家寶藏》這種大制作動作電影,逐漸轉向了有特色,有風格的獨立影片。(也或許只是沒有大制作找他)
《天才不能承受之重》就屬于這一類脫離主流敘事,卻依舊能給人帶來驚喜的作品,尼古拉斯凱奇以自己的形象為原本構造出了電影的框架,填塞上電影拍攝與劇作編寫齊頭并進的內容物,點綴以一些迷影情節,在電影之終完成了對過去的自己與家人的和解。
如果《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能與《帕丁頓熊2》握手言和,那么人與人的代溝,過去的自己與當下自己的隔閡,大概也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對立之物。
1.自嘲的自傳
對于25歲以下的觀眾而言,尼古拉斯凱奇可能更多是一個“曾經輝煌過”的符號,2000s前期的凱奇,還是奉獻了幾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戰爭之王》,比如《國家寶藏》,比如《風語者》,比如《極速60s》,但是相比于90年代末期《勇闖奪命島》,《空中監獄》,《變臉》這些作品而言,凱奇已經慢慢走過了他從影最輝煌的時代。
而本片,也以近乎自傳的方式,構建了這樣一位“尼克·凱奇”,這位凱奇同樣有著失敗的婚姻與復雜的家庭關系,同樣因為負債累累而不得不接各種小角色。凱奇將自己的部分經歷拿出來放諸銀幕之上,以自嘲的口吻去講述曾經(或者現在)潦倒的生活,也算頗為有趣。
當然,這并不是真實的自傳,真實的尼古拉斯凱奇結過五次婚,后三任都是亞裔,其中婚姻存續最短的一次,女方正巧是一位日裔化妝師,不知道電影中的尼克讓前妻化妝最后露餡的橋段,有沒有一點諷刺前妻的意味。
同樣,尼古拉斯凱奇并沒有女兒,他在歷次婚姻中倒是有兩位兒子。
但說起女兒的話,凱奇的最新一任妻子已經懷孕了有一陣子,據說孩子將會是一位女兒,在片中尼克因為沒有處理好家庭與工作的關系而倍感悔恨,不知在真實生活中,凱奇能否成為一位從一而終的好父親。
在這亦真亦假的影片之中,尼古拉斯凱奇巧妙地將自己過去的部分經歷和自己出演的部分電影(當然少有其爛片)編排進去,讓本片在劇本之外有了更多值得被探索的余音,而在這復雜的敘事中,凱奇同樣奉獻出了近些年少有的,多層次且出彩的表演。
2.飯圈粉頭的劇本
正如上一節所言,尼古拉斯凱奇在上世紀末與本世紀初處于其演繹生涯的輝煌時期,自彼時起凱奇便積累下了大量的死忠粉(也正是我們這些粉絲每年都在吐槽凱奇的爛片,討論凱奇是否終于能咸魚翻身云云),而《天才不能承受之中》這部影片,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討論粉絲與影人之間繾綣復雜的彼此依賴。
影片中尼克凱奇的頭號粉絲賈維由佩德羅帕斯卡出演,帕斯卡和凱奇之間的對手戲與互動非常有趣,而在粉絲與明星彼此度日的一段時間里,凱奇并不僅僅在歆享著其身為偶像,被崇拜的殊榮,他同樣也在與粉絲的協作之中試圖找回那個熟悉的自己。
影片中賈維提出了一個劇本的想法,凱奇和賈維隨著影片的劇情推進不斷完善著劇本內容,最后劇本成為了我們所看到的電影,而電影是關于兩個人一起寫劇本的故事。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劇本逐漸完備的過程中,我們能看到一些對電影行業的解構,其中凱奇說加入綁架戲碼能讓本片更吸引觀眾,這確乎是電影行業的慣例,就比如去年凱奇那部用美食征服壞人的《豬》就被很多人批評為掛羊頭賣狗肉,抱著看復仇片的預期卻看了一部治愈美食電影一般,一部影片要是少了緊張刺激的情節,很多觀眾怕是根本不會打算去看。
而本片自然也加入了綁架,槍戰,追車等元素,好在電影早就告訴過你這些元素即將出現,于是這些劇情,無論完成度如何,在某種意義上也構成了對電影行業的反諷。
誠然,大場面,動作戲并不是錯事,只要能拍好,能不落窠臼,觀眾還是會愛看的。
3.和解
影片的落腳點,同前幾周的《瞬息全宇宙》驚人的相似,是和解。
因為工作而與女兒越發疏離的凱奇,終于完成了一次連姆尼森式的“颶風營救”,靠著自己的“演技”解救女兒于危難之中,與女兒冰釋前嫌,成為了一位稱職的父親。
凱奇幻想出來的尼基,穿著《我心狂野》里的服飾,顯然是凱奇留存于上一個世紀,來自那個輝煌年代的記憶,這個尼基張揚跋扈,確信自己依舊是明星中最璀璨的那一顆。
每當尼基出現,就像是一劑雞血打下,讓凱奇不住回頭去看,夢回巔峰。
但事實是他已經走入了無可挽回的下坡道路,雖然他依舊有粉絲擁簇,但片商知道他已經是票房毒藥,不再愿意請他演出。
于是,這場旅途,雖然以凱奇的新片為終結,但我們也發現,凱奇開始接受自己不再是那個盛氣凌人的小伙,他動作笨拙,發音蹩腳,他并不總是人群中最受矚目的存在,然而他依舊有著那么一點靈光一閃的智慧,他依舊可以做出動人的演出,他仍可以陪伴在女兒身邊。
這樣的他并不完美,然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同樣是與自己和解的關鍵一步。
4.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電影
影片中還有一點“和解”,那是賈維同父親的和解,在他看了《第一夫人的保鏢》后,在父親臨終前終于與其放下了冰封多年的積怨。
影片有著改變人生的力量,而人生中遇到的某部電影也許會伴隨一個人很長的時間。
影片中多次提到“一個人最喜歡的影片”,凱奇說最喜歡的電影會隨著時間隨著心情去改變,因而選取“最佳”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我想,每個人都有獨屬于自己的“最愛電影清單”,這份清單中的電影或許并不是千篇一律般被所有人都奉為摯愛,或許只是一部很普通,甚至被眾人忘卻的影片,但也許因為看電影的心境,也許因為一同看電影的人,那部電影被附加上了每個人的印記,因而變得獨一無二。
就像是尼克凱奇最喜歡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這部影片現在只是除了電影專業外少有人問津的“歷史文物”,然而在默片時代它被很多電影人奉為圭臬,爭相模仿。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電影,但我們也應當去尊重他人的喜愛之物,喜愛《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人同樣可以喜愛《帕丁頓熊2》,喜愛漫威的人當然也可以成為dc粉絲,電影從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人與人的關系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