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電影由郭帆執導,龔格爾編劇,吳京,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隋凱,屈菁菁,張亦馳,楊皓宇,阿爾卡基·沙羅格拉茨基,李虹辰,楊軼,姜志剛,張歡,雷佳音,寧浩,劉慈欣,郭京飛,王智,張子賢,路陽,張寧,張小北,饒曉志,陶珞依,吳曉亮,龔格爾,郭帆主演的科幻,冒險,災難,電影。
該片講述了:近未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棲息之地。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國際空間站,和國際同儕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征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仆后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本片根據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
《流浪地球》別名: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TheWanderingEarth,TheWanderingEarth:Beyond2020SpecialEdition。該片于2019-02-05上映,制片國家/地區為中國大陸。該片時長共125分鐘,語言對白普通話,最新狀態吳京點燃木星拯救地球。該片評分7.9分,評分人數1763434人。
演員:趙今麥
韓子昂的孫女
演員:屈菁菁
救援小分隊成員
演員:屈楚蕭
救援小分隊成員,由于幼時父親不在身邊,對于父親的離開劉啟并不理解,在長大后甚至記恨父親。
演員:吳京
國際空間站中的中國航天員,因為執行任務,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導致父子關系疏遠。
演員:李光潔
一名軍人,是救援分隊的隊長,有著很強的使命感,他的工作是帶領著救援隊去修多能推進發動機,然后在途中會遇到很多驚險的事情,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也有很多人放棄,但是他特別堅定自己的目標,要去完成他的任務。
演員:吳孟達
劉啟的姥爺,他很寵愛孫子孫女,雖然這兩個孩子特別淘氣,不讓人省心,但是他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感受到家的情感,付出了自己的全部。
這篇影評可能有劇透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對這部不及格電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點映紛紛較好的寫手和大V,只能讓我懷疑他們的人品與審美。
一、科學設定不及格
作為一部科幻片,一部被吹得很厲害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在科學設定上完全沒有能過及格線。
全片最大的危機,來自于利用木星彈弓效應時,發動機受木星引力影響停止工作。這是對整個地球科學界和工程技術界的無情藐視。如果連木星引力將會引起的各種結果都沒有計算,沒有考慮,還流浪個毛。對已知的問題沒有預案,這是不可接受的。出現危機,只能是因為意外。
在熱核聚變已經輕松搞定的設定之下,甚至已經可以隨便挖石頭搞熱核聚變,開卡車居然是非常了不得的技能,自動駕駛輔助駕駛都沒有,這沒法接受。
在發動機的附近沒有建設備品備件庫,非得千里迢迢用卡車運輸,沒法接受。
理應組織嚴密的地下城,隨便找黑市弄個身份牌就能出去。這個設定糊弄外國觀眾或許還行,在中國,坐個高鐵都要刷身份證,在線聯網人臉識別。中國觀眾完全沒法接受。
人工智能居然可以點火燒掉,沒有聯網沒有數據備份,燒掉攝像頭就可以干掉人工智能,諸如此類設定完全沒法接受。
沖擊波能夠用1000馬赫的速度推開地球,這個地球還能保持基本結構,沒法接受。
人推人使勁去抵住一個東西,這是七十年代武俠片內力傳輸的設定吧?用在科幻片真的可以嗎?
……
諸如此類科學設定上的問題實在太多,我沒法一一記錄。這非常影響觀影效果??吹揭粋€不靠譜的設定,我就會想,這TM是為什么?然后我說服自己:算了,為了劇情需要。接下來是另一個不靠譜的設定。然后我又一次地想,這TM是為什么?
我知道有很多劉慈欣的粉絲會說,你不能吹毛求疵。好吧,我說個或許能讓大劉粉高興一點兒的言論:流浪地球里的科學設定,差不多趕上斯科特的《普羅米修斯》了,能夠達到《太空旅客》的六成水準。開心不?
二、劇本不及格
如果說流浪地球的科學設定能趕上《普羅米修斯》,那么劇本則保持了國產爛片的一貫水準。人物沒有特點,臺詞絕不打磨,行動莫名其妙,劇情缺乏鋪墊,笑點生硬可憐。
流浪地球中每一個人都是木偶,為了完成導演交待任務而設置的木偶。他們沒有思想沒有個性,面目模糊行為缺乏動機。
主人公偷跑到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是為了躲避爸爸回家……然后還帶著妹妹……然后還沒有準備……然后還不停地說這是天才……劇組是不是對天才有什么誤會?
吳孟達這個外公是個純粹功能性的角色。別看電影里他似乎很愛外孫和孫女,但是他并沒有情感?;蛘哒f劇本里他沒有表達情感的機會。在電影里,他是一個慈愛的外公,但是,他不是那個具體的慈愛的外公。他和小學生作文里胡編亂造的所有慈愛的爺爺一樣慈愛,唯獨沒有自己真實的慈愛。
妹妹在整個電影里完全是個無意義的人。她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讓哥哥救。妹妹存在的價值,跟《獨立日》里那條狗差不多。
比妹妹更慘的是救援隊,一干人的存在更無意義。他們連被救的功能都不具備。他們的功能,就是跟著劇情混,然后在劇情需要的時候丟一個人去死,或者去重傷。到底是死還是重傷完全看導演心情。
對劇本存在的問題就不更多展開討論了。一個千瘡百孔的劇本,去研究它到底有哪些窟窿,意義何在?
三、導演與表演不及格
流浪地球的節奏非常成問題,無論是臺詞還是鏡頭語言,總是不在點兒上。同樣一個段子,高手能說得妙趣橫生,水平差的說出來就是那么僵硬,那么不對勁。
比如影片開頭展示地下城生態的一個鏡頭,那些群眾演員在鏡頭中出現得太刻意。導演恨不得招呼大家:快來看呀,地下城是這個樣子的。合格的做法,應該是讓這些信息出現在背景之中,讓觀眾去發現去感覺。然而導演沒有這樣的信心。他對觀眾沒信心,對自己也沒有信心。
整部電影里,主要角色一口京片子。而且是不怎么地道的京片子。油滑有余,幽默全無。
電影里所有的包袱統統不好笑。那個北京市交通委的段子,大概出現了5、6次。實在是肉麻當有趣。
吳京在空間站與俄羅斯同行的一段對話,感覺是兩個初學表演的學生在尬戲。而這一段違反操作規程強行尬戲,也只是為了在電影的最后放進一瓶酒……唉,真是不劃算。還不如讓吳京對AI拳打腳踢一番,暴力破壞來得簡單呢。
李一一這種程序“高手”人設的角色。剛出現時惶恐不安,感覺是個PTSD患者;到了分配任務一節時,小人得志,油腔滑調,又成了一個躁狂癥兼患者。偏偏電影還在正面塑造這個角色。導演和演員的無能可見一斑。
所有演員的表演都不及格。我就不一一點評了。
四、價值觀不及格
流浪地球和劉慈欣的大部分作品一樣,價值觀不及格。
進入地下城是要抽簽的。那些沒抽中的人怎么辦?按照設定,太陽出問題要在100年后,那些沒有中簽的人本可以活到自然死亡,結果因為你們打算流浪,讓人家提前進入無法生存的環境。電影對此根本不置一詞,完全不打算討論。因為在劉慈欣和劇組的心目中,犧牲一部分人(幾十億人而已,西安以東而已),這不值得討論,對吧?
吳京因為自己是宇航員,所以兒子和兒子的監護人就不用抽簽直接進入地下城。然而影片交待:“所有進入地下城的人都要通過抽簽”。這是TM赤裸裸的腐敗和特權吧?然而電影對此仍然不打算討論這個問題。因為在劉慈欣和劇組的心目中,這么有能力有地位的人,家人得到一點特權,理所應當,不值得討論,對吧?
老婆和岳父只能有一個人進入地下城,老婆生病快死了,所以就放棄治療,好讓岳父直接作為監護人進入地下城。吳京對自己的決定沒有懷疑。岳父對自己剝奪女兒的生命活下來沒有心理障礙。在劉慈欣和劇組的心目中,一個快死的人和一個還能活幾十年的人,哪個的生命值得保留,完全不會有選擇障礙,是吧?
整部電影里,普羅大眾完全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聲音,他們只有在災難來臨時奔跑哭號。除了被動接受,還是被動接受。因為在劉慈欣和劇組的心目中,普羅大眾聽安排就好,對吧?
總之,流浪地球是一部嚴重不及格的電影。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史詩級的巨作?洗洗睡吧。
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
如果沒有那么多看了點映捧臭腳的五星四星,我或許還能給這部電影兩顆星?,F在我只會給它一星。因為惡心。
-------------------分割線---2月6日上午的回復------------------------------------------------------------------
感謝支持的朋友。發表評論遇到知音,總是比較愉快的事情。
討論一下大量的反對我的朋友。大致分這么幾種。
一、謾罵侮辱的。
這就是為什么我對流浪地球非常反感的直接原因。它就像一個孵化器,把這些人給孵出來了。它通過強化反智、集體無意識,讓愚昧者更愚昧。
我不刪除這些謾罵評論,是因為首先謾罵真的傷害不到我。其次掛在這里讓流浪地球的支持者看看想想,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支持者選擇謾罵這樣的方式呢?
二、認為我不客觀、偏激的。
有大量的反對者認為,我打一星太不客觀了。有的言論很有意思:“打五星確實有鼓勵的成分,有感情的成分,但是你打一星太不客觀了”。
藝術評論本來就是主觀的東西。要求藝術評論客觀是非常無禮、無知的行為。
看前期點映的評論中,各個都給出四星五星的高分,甚至四星都很少。然而電影上映后,即使是大量的支持者也在說,影片雖然不完美,影片雖然很多問題……給這樣一部明顯問題多多的電影打這么高的分,這些專業的影評人是不是人品與審美出問題了?
我在正文中也說了,本來這部電影說不定可以打2星,但是因為那么多捧臭腳的,我給打了一星。我對我的行為是認可的。因為電影當然不僅僅只有電影,宣發前期無腦吹,引發反感,這叫活該。
三、不認同我對電影價值觀評價的。
流浪地球電影的價值觀散發一股惡臭。這部電影讓那么多的人侮辱謾罵攻擊批評者,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劉慈欣在訪問中,堅持認為如果為了人類文明的傳續,他是可以吃掉女主持人的。
這樣的觀點并非沒有現實基礎。安史之亂時的張巡,就這么干的。即使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也無法茍同張巡的做法。
我因此對劉慈欣相當反感。
關于對特權的討論,我可以明確地表達一下。我反對這些特權,除了價值判斷之外,亦是學識的要求。在人類社會的合作中,特權越少,信息越透明,合作的效率才會越高。
四、原著不是這樣的。
我在評論電影并不是評論原著,謝謝。
五、討論科學設定問題的。
認為科幻就沒有必要講究的人,那么你們看的是玄幻。正如我從來不覺得漫威那些玩意兒是科幻一樣。
好好討論的問題的人很少。對這樣的人我很尊重。
六、關于崇洋媚外和雙標。
我給普羅米修斯也打一星,因為科學設定問題。我受不了太空旅客,因為科學設定和價值觀的問題。星際穿越我的評價也很一般,因為科學設定問題。至于漫威什么的,我不討論這種爆米花電影。
中國電影也有不少好的作品。比如《嘉年華》、《狗十三》等等。也沒見多少人支持。
七、總結
流浪地球的支持者大面積惡臭,這個結論已有數據支撐。
-----------------------分割線-----2月7日更新--------對祝佳音的回復--------------------------------------------
微博上祝佳音對我的這篇影評提出批評。其中他所創造的“設定邏輯”和“日常邏輯”這個概念非常有價值。我一直沒有把這個問題說清楚,而祝佳音說清楚了。非常感謝。
祝佳音認為:設定邏輯是先驗式的。日常邏輯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事方式要和設定及日常習慣相符合。我非常同意。祝佳音提到對普羅米修斯這部電影的觀感,與我也非常契合。普羅米修斯中讓我反感的,不是星際旅行或者機器人的設定,而是那些用手去挑逗外星生物,脫離團隊獨自行動,在外星環境摘下頭盔,飛船沒有隔離艙等等違背日常邏輯的科學設定。我說流浪地球科學設定不及格,指的正是流浪地球日常邏輯中的科學部分不及格。
我為什么不討論太陽不可能在一百年這種時間尺度上突然死亡這個設定,因為這個設定屬于電影的設定邏輯。接受這個設定,然后去看電影就好。但是木星引力激增在我看來屬于日常邏輯中的科學設定。電影里表現的,是地球接近木星軌道之后,木星引力激增然后出現一系列災難行為。如果這個木星引力激增是一個意外,那么電影就應當對此有所體現。如果不是意外,或者無需強調,那么只能說明木星引力激增屬于日常邏輯中的科學設定。我當然無法接受。
我文中提到的其它關于科學設定方面的問題,在我看來都屬于日常邏輯的部分。關于設定邏輯的方面,比如熱核聚變,比如行星發動機的功率,我是不質疑的。
至于我所提到的那些不靠譜的科學設定,到底屬于設定邏輯還是日常邏輯,當然可以討論。
關于特權的部分,宇航員的兒子不經抽簽進入地下城,如果這是經過同意,公開設置的一項福利,那么我還能勉強接受??墒?,電影中強調,所有人必須經過抽簽。這樣的撒謊說明,這是一個見不得人的特權。
-------------------------------分割線-------------2月7日更新-------------其它回復------------------------
很多朋友在我文后回復,認為我打一星“偏激”。打三星比較合適。請大家看一下豆瓣所有流浪地球三星以下(含三星)的影評,無一例外有一堆人沖去罵。無論這些不高分評價——我都沒法用低分評價這個詞,打三星照樣被罵——言辭激烈還是溫和,都被罵。有人私信我,他因為被罵得受不了,只好刪除了他的一星評論。
電影觀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包括了對宣發對觀眾對主流評價等等其他因素的部分。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我打一星還是高了,可惜沒辦法打半星或者負分。
我在批評其它電影的時候從未遇到這樣的事情。我也沒有觀察到別的什么電影有這樣的待遇。流浪地球顯然有一種獨特的氣質。這正說明了這部電影傳播了什么樣的價值觀。
罵我越起勁,越會引發正常觀眾的反感。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影評會有這么多人點“有用”。相信那些污言穢語辱罵的人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觀察。等到評論熱度平息之后,我會做一個統計,看看有多少辱罵。有多少理性討論。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為我的文章提供了熱度,謝謝你們提供了觀察的樣本。